懸輥式水泥制管機的工藝特點
懸輥制管首先是混凝土混合料受到離心力作用而使其粘附在管模內壁,完成布料。因此離心力不宜太大,以混凝土能克服自重越過最高點而沿模壁均勻布料為宜。其次,當料層厚度超過管模擋圈時,混凝土混合料開始受到輥壓力的作用,同時,因喂料的厚薄不均產生振動,即受到振動力的作用,這種振動力在一定范圍內有利于混凝土混合料的均勻分布與振動密實。因此,懸輥工藝制管混凝土受到離心力,輥壓力和振動力三種作用力,當然輥壓力是主要作用力。由于輥壓力的方向為徑向,從根本上改變了離心工藝(力)切向產生結構的弊端,配合排水管骨架滾焊機生產的鋼筋籠能更好的提高涵管質量。
懸輥制管由于采用干硬性混凝土,靠輥壓力密實成型,且混凝土坍落度為零,水灰比小,所以混凝土強度較高,同等級混凝土消耗水泥量??;為干法生產工藝,無廢漿廢液排出,改善了工人的勞動條件,利于安全文明生產;制管時所產生的噪音比離心工藝的低;由于管模套置于輥軸,避免了離心工藝的“飛車”,安全性比離心工藝大,生產效率較高。工藝缺點:盡管使用干硬性混凝土、干法生產,但是為臥式生產,決定了不能立即脫模,模具占用時間長,不利于同一規格管短時間內大批量生產;承插口、企口管的承口處混凝土只能靠側壓力擠壓成型,而不能靠輥壓力直接輥壓成型,所以用懸輥工藝制作承插口和企口管時承口處混凝土密實效果較差;在喂料成型管端部時,落在擋圈上的混凝土料部分濺出,部分受到輥壓或碾壓力的作用,被碾碎碾干飛出,造成塵土飛揚,環境污染。